背街小巷落实怎么还时有时无了呢?这什么意思啊?别着急,此“十有十无”非彼时有时无,是北京市为治理背街小巷提出的环境整治提升内容标准。 自己生活在西城区天桥街道,最近还真是彻彻底底的感受到了背街小巷这些街巷长(新官称)的工作效率和履职能力。再仔细看了看街巷长们不仅把自己的名字、联系电话、负责什么街巷、要达到什么标准、什么时候达标都“公示上墙”,更公布了十有十无标准,看来这次政府是动真格的了。 “十有”就是每条背街小巷有政府代表(街长、巷长)、有自治共建理事会、有物业管理单位、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、有街区治理导则和实施方案、有居民公约、有责任公示牌、有配套设施、有绿植景观、有文化内涵。 “十无”就是无乱停车、无违章建筑(私搭乱建)、无“开墙打洞”、无违规出租、无违规经营、无凌乱架空线、无堆物堆料、无道路破损、无乱贴乱挂、无非法小广告。 了解了这“十有十无”,我们也看到了确实不是“天桥把式”,他们还真动了起来。新闻上报道,北京市按照计划安排4月底前,在参与整治的重点街巷首先实现“十有”全覆盖,9月底前重点街巷基本实现“十有十无”,年底前重点整治街巷全面实现“十有十无”。2018年底前全市全面实现背街小巷“十有十无”。 背街小巷治理和街巷长的推动,给北京市的开墙打洞治理和违法建设拆除又助推了新的活力和速度。确实,首都北京尤其核心区不仅要大街靓丽整洁,背街小巷的死角也要焕然一新,只有大家都动起来才能“既扫了厅堂,又扫了角落”,这样才能使首都这个区域更加的与众不同、宜居和谐。
|